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社工學生論壇  

更多相片請參考: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47273455345617.35802.120801594659470&l=bac53547e6

 

非常感謝今天與會的所有朋友。今天的聚會若有所得,絕非僅止於腦力激盪,更可貴的在於參與其中的你我。

我們誠摯邀請所有與會朋友,一起書寫今天所留下的想法與感觸。一百字以上,形式不拘。歡迎來信至northsw2011@gmail.com

期待我們下一次相聚:)

 

2011北區社工系所合作串連團隊   敬上

 


N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習生了沒  

◎論壇日期:2011年05月28日 星期六 09:00至12:30

◎論壇地點: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系暨社會工作學系 系館

◎報名時間:2011年05月16日 09:00起 至 2011年05月25日 12:00止

◎報名網址:http://tinyurl.com/20110528northswforum

◎論壇流程:

 

時間

內容

08:30-08:50

報到

09:00-11:00

小團體交流分享

11:00-11:15

休息&茶敘

11:15-12:30

綜合論壇

12:30-

自由交流&赴歸

 

N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工學生論壇引言


撰稿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余姍瑾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班一年級 廖貽得

 

  只是實地去操作練習,還不是正式合格的生員。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實習生」詞條

 

  I am a human first, then a lawyer.

 

                         ──The Street Lawyer

 

  在台灣,「實習生」是選擇就讀社工相關系所的學生,一條必經的社會化之路。剛出校門入職場的社工新鮮人,時常跟同事交換的話題大部分會包含:你/妳以前在哪裡實習的?「實習」,彷若一張隱形的身分證,讓自己身為社工得以在就業市場中被辨識、標籤、分類,而「實習生」就是獲得這張身分證之前,社工系學生暫時棲身的身分與居所。

 

    讓我們先跳脫社會工作領域,從教育部國語辭典的定義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實習生」公認的幾項特質。首先,實習生是「實地」進入不同的場域中去進行活動,有別於在學院或實驗室的操作,必須跟真實情境中的人與物相處和接觸。第二是「實習」是一個操作練習的過程,它不是正式的工作,而是一種學習,可以允許實習生犯錯,並從中學習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技巧。第三是「實習生」的身分位階,並不是「正式」或「合格」的工作者,也就是說他/她專業水準有待加強,實習生缺乏或不足某些知識與技能,必須在實習過程中補齊,努力使自己變得「正式」而「合格」。

 

  擺回到社會工作的領域中來看,實習生的角色跟一般的定義並無二致。社工實習生是一位學習者,學習進行自我的探索與覺知,並整合在學校內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嘗試扮演專業人員的角色提供服務(張麗珍,2002:331)。然而,實際的情況或許跟名目上的定義有所差別。實習生在某些機構中的位階,可謂是最底層的新進人員,因此,在角色定義和詮釋權上,實習生可能容易居於劣勢,而無能決定自己的角色與想要的學習內涵。由此產生兩類情形:一類是實習生被當成廉價的勞力,受機構工作者使喚與差遣,在機構內處理不完的事情,必須花費很多的時間回住處繼續處理,無形中延長了看不見的工作時間;另外一類是實習生被當成可有可無的角色或空氣,在機構內的學習權益不被重視,機構只要把實習時數熬完,與實習生的實習關係就可以切斷與結束。然而,在這兩種極端的狀況中,實習生是缺乏主體性的「不完整的人」,也就是說,他/她並沒有主動發言或出聲改變現狀的權利,或擁有定義自己身分與角色的空間。從歷史的角度,我們也可以看到實習生在實習結構中的邊陲位置。1997年社工師法通過後,實務工作者必須報考國家考試,才能取得社工師的專業資格,但出題與評選的標準都掌握在學術界手中,且錄取率偏低,這樣的狀況讓實務界不滿,集體拒收學校的實習生(王增勇、陶蕃瀛,2006:210)。2010年4月的曹姓母女殺女自殺案,因為學界爭議性的發言,也傳出實務界想要抵制特定學校實習生的消息(公視晚間新聞,2010)。雖然此則消息最後並未獲得證實,但我們可以看到實習生往往成為社工學界與實務界對立下,權益最先被犧牲的砲灰。實習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到底該如何突圍和展現積極行動,以改變劣勢處境?這部分也希望與會者共同分享自己正、負面的實習經驗,或對實習過程的各種想像,也許能帶來扣連彼此經驗與團結力量的契機。

N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區社會工作相關系所合作串連20110410會議記錄

 

壹、               會議日期:20110410

貳、               會議時間:13301700

參、               會議地點:台灣大學社會社工系館205209教室

肆、                會議成員:

一、出席:

余姍瑾(師範大學社工所)、謝佩芳(師範大學社工所)、陳柏蓁(師範大學社工所)、張智清(實踐大學社工系)、廖貽得(台灣大學社工所)、彭正龍(台灣大學社工系)、辛奇樺(台灣大學社工系)、童傳典(台灣大學社工系)、蔡沛均(台灣大學社工系)、施郡珩(台灣大學社工系)、廖景賢(台灣大學社工系)、陳昺泰(台灣大學社工系)、林戴安(台灣大學社工系)、李盈儒(台灣大學社工系、台大社工小組)、耿瑋鍾(東吳大學社工系)、高郁淳(台北大學社工系)、張乃文(台北大學社工系)、黃炤愷(台北大學社工系)、徐嘉鴻(台北大學社工系)、潘承揚(政治大學社工所)、洪若耘(政治大學社工所)、蘇玲巧(政治大學社工所)

二、請假:

彭毓(輔仁大學社工系)、陳依汝(文化大學社福系)、高嘉鞠(台灣大學社工所)

三、會議記錄:

童傳典、施郡珩

 

伍、               實習議題交流記錄(記錄:童傳典)

 

第一部分以團體形式,分別由無實習經驗及有實習經驗者發表意見進行交流。

 

一、        無實習經驗、各校實習相關課程

嘉鴻(北大):大一有一門實席機構參訪的課程,學生分兩梯到不同的機構參訪,每次參訪約1-2小時,由該機構社工接待並介紹社工在該機構的職務與角色,參訪後會有交流討論時間分享參觀機構的所見所聞。

盈儒(台大):大三上有一門課:「實習指引」,是屬於較技術性的課程(教導如何準備自傳履歷以及面試注意事項),另外學生要自己分組找三個實習機構參訪。

N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4/10(日)13:30台灣大學社會社工系館205、209教室,舉辦北區社會工作相關系所合作串連大會

 

以下幾點提醒大家:

1.現場備有簡單茶點,午餐請自理
2.交通方式請參考:

(1)臺灣大學地圖與交通資訊 
http://www.ntu.edu.tw/about/map.htm

(2)台大社工系路線圖 

 

3.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來參加:)


N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社工界的朋友大家好:

我們是由台灣大學社工系所、政治大學社工所、師範大學社工所、台北大學社工系、東吳大學社工系、實踐大學社工系、輔仁大學社工系、文化大學社福系等系所的學生會,在今年初組成的「北區社會工作相關系所合作串連團隊」。從今年初以來,我們開過許多次的會議,希望增進社工系所學生之間的交流,更期待透過合作串連的力量,一起為社工界、甚或台灣社會盡一份心力。

今天4/2適逢台灣的社工日。北區社會工作相關系所合作串連團隊共同撰寫這封公開信,向大家報告我們現階段的討論共識,並且誠摯邀請社工系所的學生們,與我們在接下來的合作串連活動中共襄盛舉
本次串連活動將在04/10(日)13:30台灣大學社會社工系館205、209教室,舉辦北區社會工作相關系所合作串連大會。在此之前,4/8將由各校系學生會推薦活動組、總務組、公關組、美宣組各至少一人學術組(論壇主題組)至少三人。五組成員將在04/10進行第一次相見歡,並且共同推舉組長、討論合作串連的籌備事宜。
我們計畫在五月份,共同主辦兩個大型活動,分別是「北區社工系所聯合社工週」以及「社會工作學生論壇」。
聯合社工週
2011年5月份適逢多所學校社工系主辦「社工/福週」活動,包含台灣大學、東吳大學、實踐大學、輔仁大學、台北大學、文化大學等學校。我們將在5月份共同籌劃聯合開幕,並在各校社工週期間,聯合義賣包藏各式社工相關議題的產品,以及其他跨校活動等。聯合社工週的活動細節將由聯合行政團隊的活動組負責籌備規劃。
社工學生論壇
我們預計在5/21(六)、5/22(日)擇一天,於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普仁堂(暫定),舉辦「社工學生論壇」。論壇將邀請社工學界、實務界以及社工系所學生,一齊針對三大主題「實習生在機構的角色」、「社會工作實務實習的教育目的?」、「社會工作實務實習督導的功能?」更多訊息請參考由台大社工所廖貽得同學撰寫的論壇引言:http://northsw2011.pixnet.net/blog/post/52578034

最後,如果您對本次串連活動有興趣,熱切盼望您主動聯繫貴校系學生會,了解進一步訊息,亦可以直接聯繫聯合行政團隊。如果有任何建議或回饋,請回信給我們,或者參考我們的網路平台:
北區社工相關系所合作串連部落格:http://northsw2011.pixnet.net/blog
敬祝   順心
北區社工相關系所合作串連行政團隊 總召組成員
高嘉鞠(台灣大學社工所)
余姗瑾(師範大學社工所)

N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區社工相關系所合作串連20110327會議記錄

 

壹、     會議日期:20110327

貳、     會議時間:18002030

參、     會議地點:台北市公館coco咖哩一番屋

肆、            會議成員:彭正龍(台大)、高嘉鞠(台大)、余姗瑾(師大)、(東吳)、高郁淳(北大)、童傳典(台大)

列席:劉皓旻(實踐)、謝耀賢(實踐)、二女子(北大)

伍、     會議決議:

、社工論壇(名稱待議)

  1. 論壇時間:05/21(六)、5/22(日)擇一。
  2. 論壇地點:待表決
  3. 論壇主題:

 (1) 實習生在機構的角色

 (2) 社會工作實務實習教育的目的

 (3) 社會工作實務實習督導的功能

  1. 相關決議

 (1) 論壇與談人及討論議題,由各主題工作小組決定。總召組於常會追認。

 (2) 主題工作小組所需的宣傳、公告、經費運用等事宜,得提交總召組,由總召組協調工作之。

 

二、串連合作行政團隊(3/27更新)

    * 總召組

高嘉鞠(台灣大學社工所)、余姗瑾(師範大學社工所)、蘇玲巧(政治大學社工所)、彭正龍(台灣大學社工系)、耿瑋鍾(東吳大學社工系)、彭毓(輔仁大學社工系)、陳依汝(文化大學社福系)、張智清(實踐大學社工系)、高郁淳(台北大學社工系)、李盈儒(台灣大學社工小組)

    * 學術組(論壇主題組)

(1) 實習生在機構的角色

N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區社工相關系所合作串連20110313會議記錄

 

壹、            會議日期:20110313

貳、            會議時間:18302100

參、            會議地點:台北市公館coco咖哩一番屋

肆、             會議出席成員:彭正龍(台大)、余姗瑾(師大)、高嘉鞠(台大)、耿瑋鍾(東吳)、張智清(實踐)、李盈儒(社工小組)、廖貽得、童傳典

伍、            會議決議:

一、    籌備共識原則:

 

共識一:論壇作為凝聚社工系所學生的過程

 

本次串連合作的意義,除了希望透過行動進行社會實踐,也是學生相互培力、凝聚 的契機。故凝聚社工系所將是重要的合作目的,論壇也將以此目標進行主題和進行方式的修正。主題方面的修正請見共識三。論壇進行方式擬首先透過報名表,請學 生發表對論壇主題的公開意見(署名或自己親自現場發言)或非公開意見(由學生代表代為現場發言)。論壇現場設置圓桌,同學可以在報名表中選擇,和與談人進 行圓桌討論,抑或在圓桌外聆聽討論,結束後再於開放討論時間提問。

 

共識二:以學生為主體

 

本次串連合作為學生自主發起,我們希望學生的觀點能夠在論壇中充分展現,故捨 棄研討會式的單向專家評議,而是邀請學界、實務界以及學生多方對話。論壇最後將回歸學生的意見,共同撰寫「學生意見白皮書」。本論壇的籌備人員主要來自北 區社工系所學生會,但論壇報名宣傳將會擴及全國大專院校社會工作相關系所,邀請所有與社工勞動議題相關的社工系所學生一同共襄盛舉。

 

共識三:論壇不直接處理「曹小妹事件」

 

N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