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社工相關系所合作串連20110313會議記錄
壹、 會議日期:2011年03月13日
貳、 會議時間:18:30至21:00
參、 會議地點:台北市公館coco咖哩一番屋
肆、 會議出席成員:彭正龍(台大)、余姗瑾(師大)、高嘉鞠(台大)、耿瑋鍾(東吳)、張智清(實踐)、李盈儒(社工小組)、廖貽得、童傳典
伍、 會議決議:
一、 籌備共識原則:
共識一:論壇作為凝聚社工系所學生的過程
本次串連合作的意義,除了希望透過行動進行社會實踐,也是學生相互培力、凝聚 的契機。故凝聚社工系所將是重要的合作目的,論壇也將以此目標進行主題和進行方式的修正。主題方面的修正請見共識三。論壇進行方式擬首先透過報名表,請學 生發表對論壇主題的公開意見(署名或自己親自現場發言)或非公開意見(由學生代表代為現場發言)。論壇現場設置圓桌,同學可以在報名表中選擇,和與談人進 行圓桌討論,抑或在圓桌外聆聽討論,結束後再於開放討論時間提問。
共識二:以學生為主體
本次串連合作為學生自主發起,我們希望學生的觀點能夠在論壇中充分展現,故捨 棄研討會式的單向專家評議,而是邀請學界、實務界以及學生多方對話。論壇最後將回歸學生的意見,共同撰寫「學生意見白皮書」。本論壇的籌備人員主要來自北 區社工系所學生會,但論壇報名宣傳將會擴及全國大專院校社會工作相關系所,邀請所有與社工勞動議題相關的社工系所學生一同共襄盛舉。
共識三:論壇不直接處理「曹小妹事件」
曹小妹事件的議題有其特殊性,曹案中的保護性社工是眾多社工領域的其中一支, 並非所有社工系所學生都對這個領域充分理解,即便曹案也包藏社工勞動條件不佳、人力不足等與所有社工系所學生都有關的議題,但事件本身經由媒體報導而過於 複雜(許多非針對事件本身的意見),加上學生群體(非指特別關心此議題的個人)的能力以及身分位置,不適合針對專業領域的議題進行客觀評析,故曹案雖然是 重要的社會議題,但我們認為,曹案不容易凝聚社工系所學生的關心動力及理解共識,難以在論壇的設計下對等交流。根據籌備共識一、二的籌備原則,我們希望選 擇與學生群體密切相關、且有能力討論的議題,方能達到以學生為主體,以及透過對等交流凝聚彼此的基本前提。本次會議決議,論壇將不直接處理曹小妹事件。
二、 籌備理念:
台東縣一名在家暴中心服務的社工鳳珍,疑似工作負荷過重,於今年2/24往生。此事件除了清楚呈顯第一線社工實務在勞動條件及工作人力方面的弊病,也反應社工員普遍對自己工作權益的不了解,難以改變社工員在險峻勞動條件下的受壓迫者位置。
社工員在實務場域所遭逢的種種問題,我們認為,與社工系學生在實習單位的處境密切相關。機構面臨人力不足、勞動條件不佳等問題,直接影響在第一線社工,以及在機構實習的實習生。這些社會議題與社工學術界、實務界、以及社工系學生皆息息相關,不容忽視。
2011北區社會工作 相關科系合作串連,擬從本次事件,以「社工系所學生」的觀點出發,透過關心社會工作專業訓練的必經路程──實習,同時關照社工人力相關的結構性議題,進而 訴求符合完善社工專業訓練的課程和實習場域。我們認為現階段培力社工系學生,即是為未來社工員的勞動意識及集體凝聚感鋪路,又,訴求完善的實習過程,亦是 針對社工實務的人力、勞動條件等結構性議題進行倡議。今年,北區社會工作相關科系將在5月21日、22日, 由北區社會工作相關科系共同主辦學生論壇,邀請學界、實務界以及學生一同討論「實習生在機構的角色」、「社會工作實務實習的教育目的?」、「社會工作實務 實習督導的功能?」等三大主題。期待本次論壇能夠讓學界、實務界以及學生三方充分對話,在論壇結束後,主辦本次論壇的北區社工系所學生執行團隊,將與所有 參加論壇的學生共同撰寫「學生實習意見白皮書」,作為社工相關系所學生相互培力、共同參與社會實踐的濫觴。
論壇流程初步規劃(正龍個人意見)
(1)由學生代表代為現場發言報名表中的非公開意見,圓桌與談人及學生進行第一輪圓桌討論
(2)圓桌學生現場發言報名表中的公開意見,圓桌與談人和學生進行第二輪圓桌討論
(3)開放現場所有人提問、發表意見。學與談人將針對學生的意見或提問進行回答,而後進行圓桌討論。
三、 論壇主題:
(1) 實習生在機構的角色
(2) 社會工作實務實習的教育目的
(3) 社會工作實務實習督導的功能
四、 籌備時程:
• 3/20(日)以前
(1)推薦論壇場地
規模近100人、能夠擺放20人左右的平面圓桌(例如禮堂、圓形講堂)
價錢低廉(免費為佳)
交通方便
(2)推薦與談人(學界、實務界)
• 3/27(日)以前
上傳各校對實習制度、課程、督導方式的調查
陸、 下次會議時間、議程:
一、會議日期:3/27(日)
二、會議時間:18:00至20:30
三、會議地點:公館coco咖哩一番屋
四、會議議程大綱:
(1) 各校工作進度確認
(2) 論壇題目引言及宣傳文案確認
(3) 各校確認人力、金錢資源